|
老人常說:臘貨一掛,年就近了!現在雖還未到春節,但年味已經很重...大多數人都已經開始置辦年貨、買新衣,當然,還有做臘肉;過年,要有儀式感,要有年味。儀式感,是貼春聯、穿新衣、發紅包;年味,則是雞鴨魚味,還有臘味。
![]()
“臘”又和臘月、臘祭同音,無論祖籍是哪兒,春節前不備一點兒臘味當年貨,就少了幾分年味兒。現在的臘味,更像是一種優雅的懷念,一面是讓人牽腸掛肚的思鄉,一面是色澤鮮艷、肥而不膩的醇香,它是大部分廣東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佐餐佳品,其中的滄洲棧臘味更是在廣州人的餐飲文化中占據著特殊的位置。
滄洲棧臘味的制作工藝相當嚴格,不光要選用優質的鮮肉,而且還要配上好的醬油,才能使臘味真正具有“豉味”、“風味”和“香味”。
生產臘腸要經過“切肉粒”、“調味”、“灌腸”、“風干”等多道工序,只有手工切粒制作出來的臘腸,才能體現臘味的特獨口感。無論“三七腸”還是“二八腸”,嚴格的肥瘦配比都讓傳統匠人非常執著,只有做到“灌得行(滿)、斟得勻、綁得緊”,才算一根好腸。
![]()
選用的是天然豬腸衣,長度約4~5米,呈淡黃色;天然腸衣口感更為爽脆,無論色澤還是緊致度都是人造腸衣無法替代的!天然腸衣無毛孔,需要人手拍針孔方便臘腸在風干的時候排水水份,拍好的臘腸會用水草捆綁,用麻繩掛起清洗后風干就制作完成了
我們今天吃到的滄洲棧臘腸,是滄州幾代人經過近百年的精心經營,數十次調整配方而來的最佳口味。
近看,這款臘腸成品色澤光潤,瘦肉粒呈自然紅色或棗紅色,臘衣緊貼,彎曲有彈性,絲毫無雜質。切開還能見到肉質光滑無空洞,聞到陣陣肉香。這些正符合一根好的臘腸所應具備的特質。
以臘味入饌,無論是用來煮飯還是炒菜,都很是誘人食欲。軟糯溫香的“煲仔飯”是廣東人的偉大發明:數色臘味順序鋪排在米飯上,熱氣中慢慢變得晶瑩透亮,而油脂的甘香也在緩緩滲入,直到每一粒米都吸足了臘味的精華。
![]()
簡單而直接,濃烈而純粹,臘味的味道,已深藏于自身,無需五味調和,只待一把火,就會彌漫開來。
如今又近年關,“臘味”即是南方人的年味。年味即是家味,滄洲棧臘腸的味道,就應該是這樣——一地,一家,一時,一味。無論過了多久,無論走向何方,你都不會忘記這味道,那么醇厚,那么濃郁,那么芳香,而且穿越了漫長的時間,濃濃的百年匠心。
|


